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关于开展2025年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文化精品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 2025年05月08日 )
各单位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拓展网络育人空间,打造网络育人特色品牌,推动“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进一步提质增效,经研究,决定启动上海交通大学2025年网络文化精品项目申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内容
网络文化精品项目重点围绕实践活动、作品创作、队伍建设等领域,确保项目建设内容符合新时代、新技术发展的新要求,建设过程体现时代性、前沿性和实践性。重点围绕以下主题开展:
1.百年再出发——纪念上海交通大学第一个党团支部成立100周年
2.校园精神品格凝练
3.红色文化数字传承
4.传统文化创新传播
5.重要科技成果及新技术新应用的科普传播
6.其他正能量主题
请各单位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积极申报,鼓励联合校内其他单位共同申报。
二、项目类别
网络文化精品项目申报分为四个类别,包括网络文化实践项目、网络文化作品创作、网络微电影剧本创作和网络宣传工作队伍建设,具体如下:
(一)网络文化实践项目
探索参与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新机制,以“一院一品牌”为目标,推出有特色、有亮点的网络文化实践活动,孵化优质网络文化产品。通过整体规划和系列活动,创新网络文化实践项目的开展模式,打造并巩固实践活动品牌,积累特色经验做法,产出具有较强示范效应的典型项目案例,扩大网络文化工作的影响力和辐射度。每个单位限报1项。每年遴选1次,培育支持期为1年。
(二)网络文化作品创作
运用网络技术和工具,通过网络文章、工作案例、微课、微视频、微电影、动漫、摄影、公益广告、音频、校园歌曲、微信推文、H5页面等作品类型,创建涵盖网络艺术、网络媒体制作、网络内容创作等领域的网络文化作品。鼓励利用人工智能工具进行创作,作品需注明所使用的工具。通过丰富的创作切实提升网络文化作品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让主流文化充盈网络空间。各单位申报数量不限。每年遴选1次,培育支持期为1年。
(三)网络微电影剧本创作
以网络微电影剧本为创作载体,结合学校历史底蕴、学科特色、校园精神与文化传承,聚焦学校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领域的突出成就,通过精彩故事、鲜活人物塑造和巧妙情节设计,挖掘师生的感人故事、奋斗历程,展现交大精神品格与文化特色。鼓励在叙事结构上突破传统模式,在表现手法上融合前沿技术与新颖艺术形式,在题材选取上挖掘创新视角。剧本应注重思想性、观赏性与传播性的统一,具备改编拍摄为优质网络微电影的潜力。各单位申报数量不限。
(四)网络宣传队伍建设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一支富有创新和奉献精神,有志于在网络文化育人领域持续投入、做出贡献的高校师生网络工作骨干队伍。宣传队伍建设分为网络名师工作室、网络文化工作室和网络智库工作室。其中,网络名师工作室和网络智库工作室面向老师,网络文化工作室面向学生。具体如下:
1.网络名师工作室
网络名师工作室主要面向上海交通大学在岗教职工,包括专业课教师、党务工作干部和思政教师等。主要任务为深耕某个领域建设有特色的网络阵地,开通个人或者工作室的视频号、微信公众号、抖音、小红书、B站、微博或网页等平台;积极进行优秀网络文化作品孵化,并持续更新优秀新媒体作品;阐释网络热点、研究网络育人机制,对重大理论问题、热点问题及时回应师生关切;对网络文明文化建设、网络人才培养、网络舆情引导等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研究,形成经验。
2.网络文化工作室
网络文化工作室主要面向对网络宣传和网络文化作品创作有浓厚兴趣的在校学生,工作室人数不限,须有一名指导教师。要求建设网络文化工作室阵地(具体要求同网络名师工作室)、积极发表高质量原创网络作品、在校园或者社会网络平台拥有一定粉丝基础、积累了一定的作品数量。
3.网络智库工作室
网络智库工作室主要面向具有网络舆情分析或咨政建言工作基础的上海交通大学在岗教职工。工作室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与区域发展为导向,重点开展以下工作:聚焦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社会热点事件及突发公共事件,系统开展网络舆情深度分析与研判,形成兼具时效性与前瞻性的专题分析报告;针对重点领域舆论动态进行多维度研究,提炼舆论传播规律与趋势特征,形成具有实践指导价值的资政建言专报;参与舆论学研究院建设,推进舆论学理论创新研究和成果转化。申报者需具备比较扎实的舆情分析能力和政策研究水平。
上海交通大学网络名师工作室、网络文化工作室和网络智库工作室培育支持计划每年遴选1次,培育支持期为2年。
三、结项成果要求
(一)网络文化实践项目和网络文化作品创作成果要求:产出网络文章、工作案例、微课、微视频、微电影、动漫、摄影、公益广告、音频、校园歌曲、微信推文、H5页面等任意类型的网络文化作品,数量不限。作品至少在一个网络平台上广泛传播,具有一定的社会关注度。
(二)网络微电影剧本创作成果要求:需产出具有一定可行性的网络微电影剧本脚本,具备改编拍摄为优质网络微电影、实现广泛传播的潜力。剧本时长3-5分钟,应包含明确主题背景、完整情节架构及可视化镜头设计。
(三)网络名师工作室和网络文化工作室成果要求:需建设好稳定的传播阵地,培养一支具备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网络工作师生骨干队伍。
(四)网络智库工作室成果要求:每年提交不低于10篇深度专题报告;如专报获采纳批示,则成果另计。
四、项目支持
(一)工作经费
“网络文化实践项目”重点项目经费为2万元/项,一般项目经费为1万元/项。
“网络文化作品创作”重点项目经费为1万元/项,一般项目经费为0.5万元/项。
“网络微电影剧本创作”立项项目经费为0.5万元/项。
“网络宣传队伍建设”中,“网络名师工作室”立项经费为2万元/项,“网络文化工作室”立项经费为1万元/项,“网络智库工作室”立项经费为2万元/项。
立项后拨付部分工作经费,通过中期检查并顺利结项后拨付全部工作经费。
(二)报送推广
结项评审优秀的项目将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成果展示和宣传推广,并优先推荐参与上海市和全国网络文化的相关遴选评比。
五、工作流程
(一)申报推荐
项目申报采取单位推荐方式。各单位要积极开展宣传发动、广泛征集、严格审核、优中选优,确保申报内容真实可信,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已获得立项的同类型项目不得重复申报。
请于2025年5月23日前,将《申报书》《汇总表》以学院为单位统一提交至sjtuwlwh@sjtu.edu.cn,邮件主题注明“单位名称+类别+项目名称”。请将《申报书》纸质版经单位领导签字、单位盖章后送至新行政楼A119。
(二)评审立项
学校将组织相关领域专家进行立项评审,择优立项。
(三)项目建设
按照计划开展工作,网络文化实践项目、作品创作和微电影剧本创作须参加2025年10月的中期检查,宣传队伍建设参加2026年5月的中期检查,并提交中期进展报告。
(四)总结验收
总结工作成果,提交项目结项报告和相关作品,并参加结项答辩。
六、联系方式
张思思,18801903319,sisizhang@sjtu.edu.cn
李春梅,13916405419,mmaylee@sjtu.edu.cn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
2025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