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关于发布上海交通大学“交大之星”计划“医工交叉研究基金”2026年度指南的通知 ( 2025年10月30日 )

医学院及各附属医院:

根据学校“医工交叉研究基金”有关管理规定,为促进我校医学与工科、理科等学科的交叉融合,营造临床需求驱动的多学科交叉研究环境,进一步提高临床水平和创新能力,现将上海交通大学“交大之星”计划“医工交叉研究基金”(以下简称基金)2026年度申报指南予以发布(附件1)。请按照指南要求组织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要求

(一)申报单位根据指南要求进行申报,各类项目均须由医学院、附属医院的正式在职在编的临床医生、科研人员作为牵头方与学校相关院(系)在职在编的科教人员联合申请(规培人员和博士后不在资助范围)。

(二)项目的组织实施应遵循“源于临床、归于临床”的原则,以破解关键临床难题、满足迫切的临床实际需求为导向,通过医工(理)交叉融合创新,开展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原创性应用研究。研究成果应具备指导临床实践、提升医疗水平或转化应用等价值。

(三)鼓励开展人工智能赋能研究,重点包括人工智能技术在精准诊断与医学影像分析、疾病早期筛查、精准医疗、药物研发、医疗资源管理与辅助决策、公共卫生与疫情监测预警、外科手术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四)所有申报单位和项目参与人应遵守科研诚信管理要求,应承诺所提交材料真实性,申报单位应对申请人的申请资格负责,并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不得提交有涉密内容的项目申请。

(五)所有申报单位和项目参与人应遵守科技伦理准则,涉及科技伦理的,应按要求进行科技伦理审查并提供相应的科技伦理审查批准材料。

二、申报方式

1.申报单位根据指南相关申报要求,通过上海交通大学“交我办平台”(https://my.sjtu.edu.cn)提交项目申报材料。无需送交纸质材料。

2.项目网上填报起始时间为2025年11月3日9:00,截止时间(含申报单位网上审核提交)为2025年11月27日16:30。网站登录需jAccount账号,没有账号的联系本单位管理员开通。

3.请各申报单位科研管理部门于11月28日17:00前将推荐申报汇总表(附件3)的电子版文件(Excel格式)和加盖公章的扫描件反馈至邮箱:yuqiwang@sjtu.edu.cn。推荐项目应跟系统提交一致。

三、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煜琪,郭金超

邮箱:yuqiwang@sjtu.edu.cn

联系电话:021-34206880

联系地址:上海交大闵行校区行政B楼609办公室

四、附件材料

1. 上海交通大学“交大之星”计划“医工交叉研究基金”202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2. 上海交通大学“交大之星”计划“医工交叉研究基金”项目申请书(模板)

3. 上海交通大学“交大之星”计划“医工交叉研究基金”项目申请汇总表(模版)

4. “医工交叉研究基金”转化项目联合申报协议(模板)

备注:以上附件已通过邮件发送至各相关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前沿创新研究院

2025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