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关于2023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合作与发展国际会议征稿的通知 ( 2023年06月05日 )

一、会议介绍

自2018年起,由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主办的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合作与发展国际会议已成功举办五届。2023年12月,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将主办第六届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合作与发展国际会议。

WPS图片(1).png

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一个“人-机-物”三元融合的数字文明时代,数字技术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入社会文明坐标系中的各领域和全过程。网上信息流与网下人流交汇,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不断互相嵌入,海量信息和数据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文化产业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文化创意成为世界各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的新动能。全球创新网络已成为引领全球资源要素分布的新方式,并与全球生产网络共同影响文化产业变革。在数字文明时代语境下,数字人、元宇宙、AIGC等生成式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激发文创领域依托新兴科技进行赋智与赋能,形塑着具备新型文化产业体系的数字文明时代。本次会议将以人类文明发展与科技创新相互加持为基础,紧扣数智文创、数字艺术、智慧文旅三大主题,探讨新时代文创产业发展的新布局、新消费、新能动、新传播,以期为全球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学术研究探索出一条遵顺应时代进步的新思路、新方向。

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把握文创前沿领域、回应社会共同期待,第六届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合作与发展国际会议(2023)将以“数字文明时代的文化创意产业全球变革”为主题,搭建基于交叉学科的充分对话沟通的平台,诚邀文化产业学、管理学、传播学、设计学、艺术学、民族学、计算机科学、社会学、心理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等不同学科的海内外学者和业界人士积极参与,形成交叉学科视角下新思想、新观点、新技术的学术思想碰撞,一起探索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问题、新挑战、新机遇,共商全球文创产学研发展的新趋势。

二、论文征集

2023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合作与发展国际会议希望征集探讨以下议题的学术论文或讨论组提案,包括但不限于:

元宇宙与虚实共生

关注在元宇宙的浪潮下,数字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数字孪生等新技术的蓬勃发展。数字人、生成式人工智能、虚实互动等技术成功地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并在影视、游戏、传媒、文旅、金融等众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议题包括但不限于神经认知、增强现实、脑机接口、触控技术、虚拟场景重建、数字人等研究领域。拟在理论构建、技术机制、数据处理、模型建构、研究设计和产业应用等方面推动相关探讨。

智能艺术与文博创新

聚焦于艺术与文博领域的创新研究,以推动创意城市文化发展和城市文化认同,特别关注数字艺术、游戏式展览、剧情式角色扮演展览、沉浸式虚拟展览、未来博物馆及数字文创等方向,旨在汇聚学科前沿科研成果,探索数字艺术与展览的多样化可能。研究议题包括但不限于展览的多样化技术呈现、策展逻辑、交互方式等,也欢迎其他有关艺术与文博、展览领域的相关论文一起探讨。

数创非遗与城乡发展

非遗作为国家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撑,构成乡村名片打造与城市形象构建之间的文化流动要素,为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乡经济、文化和生态协调发展搭建起桥梁。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带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促进城乡文化振兴带动经济发展。研究议题包括但不限于从我国非遗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非遗传承人与数字素养、数字化非遗与国潮消费、数创非遗与城乡建设、非遗经济与城乡发展、非遗价值意蕴与对外传播等相关议题,以期探讨具有类别共性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非遗数字传播的新形态。

数字文创与用户行为

文创产业的数字技术演进拓展了用户行为类型和维度,重构了新型内容生产与消费的多边关系,改变了文创产品的价值链模式,突出了多向性发展动能,体现了深度融合“数字”的“工业文明”的去中心化创新。本论坛邀请来自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的研究者深入理解文创产业用户的行为模式,征稿的研究议题包括但不限于数字媒体、AIGC、文娱产业、数字社群、内容生产与消费、用户价值共创等。

新兴技术与电影“新基建”

电影技术在电影产业发展中的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已被广泛论证和认可, 本论坛聚焦新兴技术对电影产业的影响。3D技术、数字特效、计算机生成图像技术等新兴技术构成了电影产业的“新基建”,跨越了现实与想象的界限,拓展了表达媒介,创新了体验效果,为视听娱乐产业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在此背景之下,IP的跨产业链整合、知识产权保护对策、媒介融合下的电影叙事和影视传受关系皆转向新形态。我们期待有关新兴技术和电影文化革新的投稿。

全球南方与地方性联结

在数字文明蓬勃发展的前景下,以去依附、去殖民的公正多元全球格局为目标,探讨分析西方发达国家之外的全球南方所实践与想象的数字文明生活,挖掘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跨地方思想资源。研究议题包括但不限于乡村及少数族群区域的数字文化实践、多物种与生态文明想象、地方性仪式的数字重塑、数字鸿沟及其治理等。旨在通过人类学、传播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跨学科交流,洞察数字文明的地方性、复杂性和多元性,以实现互助共享、更为公正的全球数字文明。

数字平台与创意经济

数字平台是未来创意经济发展的新驱动力量,数字平台具有强大的连接能力、广泛的连接范围、具有高效的算法和品类众多的产品与服务,产生了更强劲的网络效应。需要从多元的理论和方法视角推动对数字平台的历史、组织、结构、经济、管理和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我们以开放的视野欢迎对各类数字平台的创新性解读,研究议题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移动播客、短视频、电子游戏、平台应用等。

智慧城市与公共文化

进入数字文明阶段,城市仍然是人类生活的关键场景。城市文化的重要特征是其公共性,即城市空间能够接纳群体互动、促进公共文化参与和塑造公共主体性。从城市治理者的角度来看,数字技术是强化城市公共文化的重要基石。如何通过数字技术升级智慧城市?如何鼓励市民积极加入公共文化建设?如何让数字文明时代的城市更宜居?本论坛希望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讨,推动建设更有温度的数字文明城市文化。

文旅融合与新技术模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结构变化,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逐步成为我国经济转型的动因和必要条件。其中,数字技术能够有效创新文旅产品体系并深度改善文旅消费体验。传统的文旅实践正因数字技术而跨越线上线下边界、整合上下游反馈链和创造新型消费场景,驱动文化资源赋能旅游产业,推动旅游载体对文化竞争力的提升。本论坛旨在探讨前沿数字文旅业态和数字文旅产品供给,探索促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举措。

文创设计与创造力

探究创新与创造力在文化创意产业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着力于为有关创新和创造力的使用、影响、机制、提升方法、技术支持以及心理和社会影响的相关理论、方法和应用做出贡献,广泛关注设计在文创产业中的运用、影响及其二者的关系。研究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传统手工艺、创意设计过程、AIGC辅助设计、设计方法和辅助工具开发、设计管理以及业内优秀设计实践等等。

生成式AI和文化创意产业

生成式AI成为席卷全球的浪潮,不仅撼动了具有模式化框架的工作形式,也对依赖人类创意的艺术设计、数字文旅、复杂美学等文化创意活动产生了深刻影响。我们应该如何回答生成式技术带给文化创意发展的价值之问、艺术之问和时代之问?围绕上述问题,此分论坛欢迎来自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和产业实践者探讨文化创意产业在生成式AI时代所具有的可能性。

中英创意产业合作分论坛

该论坛旨在分享与展示“中英创意产业合作计划”的研究成果。该计划受到UKRI 国际合作基金资助,由英国艺术和人文研究委员会(AHRC)发起,并与创新英国(Innovate UK)和工程与自然科学研究委员会(EPSRC)合作领导。该计划旨在揭示中英两国在当前创意产业领域的研究与创新合作现状,探索最优以及未来可能的运作方式。

提交说明

有意参会者请不吝赐稿,中文英文均可。主办方将根据议题对收到的稿件进行分类并确定入选。

论文提交方式

国际会议官网

https://conference.icci.sjtu.edu.cn

注册并按照相关说明进行提交。

论文提交日期

1.2023年7月15日前:通过官网提交参会人基本信息、论文题目和详细摘要(500字以上)。

2.2023年8月1日前:组委会通知参会者学术委员会评定结果,确定会议入围名单。

3.2023年11月1日前:请参评优秀论文者提交论文全文(8000-12000字左右)。

论文提交要求

1.提供中文(英文)摘要(500字以上);全文控制在8000-12000字左右,题目自拟,包含中英文摘要、关键词和参考文献。

2.写作语言:中英文皆可。

3.论文规范:请遵循APA规范。

4.论文用Word电子文档,页面统一按A4纸排版,请自留底稿,同时提交Word电子文档和PDF电子文档。

5.标题请按照“国际会议投稿+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填写;每位作者以第一作者名义限投论文不超过2篇。

6.在论文结尾处请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职称职务、通讯方式(联系地址、邮编、手机、电子邮箱)等信息,以便及时沟通并寄送论文集。

7.论文应保证系作者原创,未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或会议上发表或宣读过;论文不涉密,无抄袭,文责自负。

8.将论文中所用图片原图单独存放于文件夹中,建议格式为JPG或PNG,与论文终版一并提交。

联系人

何佳:hejiajiaya@sjtu.edu.cn

会务组邮箱

icci-conf@sjtu.edu.cn

2023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合作与发展国际会议组委会

2023年6月5日